前不久,中国科协向全国发布了《前沿领域科技成果推介手册》,将当前国内最为前沿的研究成果向社会推介。入选该手册的项成果,是由相关专家从92个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推荐的余项前沿领域待转化科技成果中遴选出,突出成果的创新性、示范性和可转化性。
航测遥感局干部职工惊喜地发现,由该局技术发展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航空摄影质量自动检查系统”项目成功入选推介手册,在可转化、可交易、技术先进性和转化成熟度等方面得到了相关专家及中国科协的认可。
“航空摄影质量自动检查系统”究竟是什么“黑科技”?它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原来的航空摄影质量检测都是用眼睛看,一个中等的测区一般需要两三个人用两三天才能看完,工作强度很大,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检查。而我们的这套系统,只需要一个人、一台计算机,一天就能做完,效率提高的同时还能降低劳动强度,从业人员仅需一到两天培训就可以掌握操作方法。”航测局首席专家刘敏谈起自家的这款软件,语气里透着自豪。“航空摄影质量自动检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其全自动的检查模块无需人工干预,仅仅一台普通计算机就可对海量照片进行一键式、无人值守的质量自动检查,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效率能够提升60%以上。“我们这款软件填补了国内外的一项空白,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作业模式,几乎90%的工作实现了全自动。开发的时候就是以国家规范为标准,上市之后也被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推荐。我们还获得了发明专利,以及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研究院年轻的副院长王佑鑫补充道。说起这款软件的研发初衷,时间的指针还要回到年。作为航测局的新型科技创新平台,彼时的研究院刚刚成立,院长彭桂辉并不满足于只做软件二次开发的“补锅人”,急需确定未来的研发方向。经过调研,他们发现,航空摄影飞行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还是依靠人工判断、手工检查,自动化程度较低,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测绘发展的需要。基于此,他们提出了研制“航空摄影质量自动检查系统”的设想,既可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也能解决行业的问题,而航测局多年积累的大量可以用来测试的航飞资料,也为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年该系统正式开始研发,当年即初见雏形。年研发成功后,在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的20多家航摄、测绘质检单位进行了试运行,经专家组鉴定,该系统在航空摄影质量检查自动化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年上市,凭借客户的口口相传,获得市场好评,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多万元,一举帮助研究院实现了盈利。年,航测局携“航空摄影质量自动检查系统”“融合LiDAR点云与影像的数据处理与三维重建系统”等自主研发产品参加了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3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获得众多国际客户的青睐,引起了业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