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照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听力知多少之宽频声导抗
TUhjnbcbe - 2021/8/19 5:20:00

好久不见,听力小课堂本期上线!本期为第八期推送,这期为大家汇报学习的内容是宽频声导抗(widebandacousticimmittance,WAI)相关基础介绍。

先简单回顾下什么是声导抗。声导抗测试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中耳检查手段,可反映中耳状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中耳疾患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单一频率的声导抗测试(成人及儿童为Hz,婴幼儿为1kHz)。

声导抗历史概述

年Wollaston首次报道了中耳功能的相关研究,即中耳负压可改变鼓膜的紧张程度从而导致听敏度下降;

年Lucae首次进行人类鼓膜及中耳特性的声学研究;

年Heaviside定义阻抗这个电学术语后,研究电话接收器的工程师进行最早的声阻抗定量测试;

年Troger首次报道1例(1只)人耳声阻抗测试,使用探管插入人耳进行测试,测得结果与鼓膜处相近;

年Metz开展大样本的正常耳和病理耳声阻抗测试,Metz所使用的设备叫做声阻抗桥,是第一台基于机电原理并可测试声反射的声阻抗仪器。在接下来的40年,声反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精密程度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完善而得以提升;

19世纪50年代,Grason-Stadler公司根据Zwislocki的机械声桥设计,开发出可应用于临床测试的早期仪器;

如今的临床设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测试更加方便、有效、稳定,鼓室图、声反射和声反射衰减测试已成为常规听力学检查项目。

以上所述为临床传统声导抗测试(单一探测声频率:Hz)发展史,临床传统声导抗测试包括鼓室图和镫骨肌声反射。鼓室图能够反映中耳内气体压力的变化、有无积液、听骨链活动情况、鼓膜活动度等,能较灵敏地分辨出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等病变。

然而,临床传统声导抗测试在反映中耳细微病变、受质量控制的高频声传导、伴随病变时尚显不足。当中耳病变微小或不同病变相互作用时,在传统Hz鼓室图上无法反映出变化,如鼓膜萎缩瘢痕伴耳硬化症,2种病变同时存在,前者导致声导致值升高而后者导致声导纳值降低,互相抵消,在传统鼓室图上表现为导纳值正常,病变就很可能被遗漏。

宽频声导抗(widebandacousticimmittance,WAI)对于中耳细微病变的分辨和检出,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较传统Hz声导抗测试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宽频声导抗到我出场了)

宽频声导抗

宽频声导抗(widebandacousticimmittance,WAI)是一种新型的中耳功能评估方法,采用宽频短声作为探测音,对中耳反馈的声能进行记录,以声能吸收率或声能反射率的形式表达,并通过其曲线变化检测中耳功能的变化。

宽频声导抗研究历史回顾

Keefe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最先提出了宽频声导抗的概念,发明了宽频声导抗测试仪,并建立了测试方法,完善了仪器的设备校准,获得了测试的正常范围与特异结果等相关性数据;

Feeny和Sanford等也陆续报道了宽频声导抗对正常听力成年人的测试结果、宽频声导抗对新生儿的测试结果以及在新生儿群体中的临床应用;

Shalnaz等在年发表了宽频声导抗对耳硬化患者的特异性检查结果;

Nakajima等在年的报道中进一步阐述了宽频声导抗在耳硬化症,听骨链中断、以及上半规管裂患者中的特异性检查结果;

Voss等通过对正常人尸耳制造不同状态的中耳模型,进而测得不同情况下的宽频声导抗值。

宽频声导抗仪器

目前宽频声导抗检测仪主要有两种仪器:

一是HearIDR4system仪器,给声频率0.2~6kHz,声强60dBSPL,在正常外耳道压力下测量各个频率的声能吸收率;探头有气泵,需要手动选择测试模式,可以在正常外耳道压力下测量,也可以在一daPa~十daPa压力下测量各频率吸收率;

二是TitanIMP声阻抗仪,给声频率0.2~8kHz,声强85dBSPL,为统一给声模式,无需手动选择;测试仪由耳机探头、声能处理器、电脑三大原件组成。

宽频声导抗检测步骤

以TitanIMP声阻抗仪为例介绍:测试在隔声室内进行,测试前行两管校准法校准仪器;受试者自然安静时,选取大小合适的耳塞密封外耳道;测试探头发出强度为85dBSPL的宽频click短声(频率范围0.25~8.0kHz),由探头处的麦克风采集返回外耳道的能量,经前置放大器及模数转换器,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采集数据为0.25~8.0kHz各频率点宽频声量吸收率。宽频声导抗结果判读

外耳道给压模式下吸收率视图

X轴为频率,范围~Hz;Y轴为声能吸收率数值从0%~%

(上图为一例纯音测听正常人右耳的宽频声导抗结果)

(上图为一例中耳炎数十年患者左耳宽频声导抗结果)

如上图所示,X轴为频率,Y轴为吸收率。吸收率即进入中耳的声能,反映中耳传音功能。Y轴吸收率数值从0%~%,0表示该频率下无声能传入中耳,%为该频率下声能全部通过鼓膜传入中耳。由于存在外耳道吸收声能和摩擦所损失声能,故吸收率不可能达到%。目前宽频声导抗的主要衡量参数为声能吸收率(enrergyabsorbance,EA),其数值等于1-反射率。反射率数值由测试系统探头测得被鼓膜反射回来的能量(energyreflection,ER)与探测音从密闭的外耳道中的探头发出后的总能量(incidentenergy,IE)的比值所得。EA=1-ER/IE。

影响声能吸收率的因素

有研究表明,内耳结构于新生儿期即在结构及功能上发育成熟,与成人无明显差异,因此宽频声导抗吸收率主要受外耳道及中耳发育影响。影响因素包括外耳道容积、耳道壁、鼓膜及听骨链结构。

Shahnaz等分析近年来关于宽频声能吸收率的影响因素,发现:

①不同种族及年龄对吸收率影响较大,但在学龄儿童不同种族间差异较小;

②不同测量系统及测试仪器对吸收率影响较小,无显著差异;

③峰压及0daPa时吸收率差异显著;

④性别对吸收率的影响尚有争议。

宽频声导抗曲线分型

潘骏良在年发表的文献中,建立正常耳宽频声导抗吸收率参考值并测绘中国人正常耳、中耳积液耳、中耳负压耳宽频声导抗曲线,并将正常宽频声导抗曲线命名为N型曲线,中耳积液曲线命名为E型曲线,中耳负压曲线命名为P型曲线。

N型曲线(正常曲线)的特征为低频区及高频区吸收率低,在~Hz区间内,先随着频率增加吸收率增大,在~0Hz出现一个切迹,达到最大值后又随频率增大吸收率减小。曲线图形似一个左侧峰低右侧峰高的不对称M形状

E型曲线(中耳积液曲线)的特征为低频区及高频区吸收率低,随着频率增大吸收率逐渐增大。左峰消失,右峰幅值亦较N型曲线低。曲线图形呈一个倒V形状。

P型曲线(负压曲线)的特征为左峰和右峰幅值均较正常耳的N型曲线低,曲线呈一类M形。

宽频声导抗应用前景

宽频声导抗测试的优点是,不同类型的中耳病变有着各自特异的声能吸收率变化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中耳细微病变,如耳硬化症,听骨链中断等,依靠传统声导抗进行诊断时常常不能达到很好的敏感性,而宽频声导抗则可以得到更敏感更有特异性的结果,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鉴别和诊断。

然而宽频声导抗临床应用还有待于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

第一,扩大受试者年龄范围,制定不同年龄段、不同压力背景下宽频声能量变化的参考标准,尤其是婴幼儿;

第二,收集不同中耳功能状态的病例,如听骨链断裂或固定胆脂瘤、鼓室硬化、分泌性中耳炎等,扩大样本数量;

第三,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如合并先天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唇腭裂等患儿宽频声能吸收率的特征需进一步研究。

资料整理:文清、王涛排版:文清、王涛参考文献

[1]郭倩倩,邹彬,姚红兵.宽频声导抗测试应用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3).

[2]熊琪,罗仁忠.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测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3):-.

[3]潘骏良,杨*.宽频声导抗在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v.32;No.(17):28-34.

[4]*孟捷,郑芸,王恺.宽频声导抗测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4(13):-.

[5]张华.听力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M].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力知多少之宽频声导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