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架战机落地,中部战区空*某装训基地教员王浩才带着“热气腾腾”的装备数据回到宿舍。
前不久,王教员来到空*航空大学实习,带着课堂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到飞行保障中找寻答案。
8月17日,该基地和空*航空大学、哈尔滨飞行学院等多所飞行院校“互粉”,签订联教联训协议,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成果共享、演习训练合作等方面建立协作交流机制。
该基地作为航空机务人才的专训机构,多年来,通过学兵培养、晋级士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持续为各飞行院校输送机务人才,形成了从教练机到运输机、从学兵到机务干部的多机型、多层次岗前培训体系。
为破解制约教学训练水平提升的瓶颈问题,该基地与多所飞行院校签署协议,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资源优势,建设符合实战要求的教学软硬件条件,为寻找改革创新点和合作突破点提供新思路、新办法。
签署协议后,他们将与院校采取师资互派、交叉教学等方式,合作开设培训班次,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
还将定期选派人员到部队实习跟训,与部队官兵集智攻关,提高教学研究的“含战量”;
共同派出专家团队参与部队演训任务,联合开展理论课题研讨,释放以战促研、以战领教的活力与潜力。
前两天,就在王教员带着沉甸甸的实习成果满载而归的同时,又一批实习人员奔赴部队一线。
他们将在4天时间里,辗转6个基层单位,与一线保障官兵共同完成装备调研、信息采集等工作。
“只有和官兵一起摸爬滚打,才能真正摸清装备的‘脾性’,才知道战场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课堂。”该基地领导说。
END
文字作者
邱子健、曲艺
摄影作者
邱子健
主办:空*宣传文化中心
第期
监
制:徐同宣本期编审:董 宾责任编辑:*金朋
投稿邮箱
kongjunzaix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