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照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听不见和听不清的伤痛,你是否懂
TUhjnbcbe - 2021/5/24 19:43:00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点击上方蓝字“残障之声”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嗨!

听障口语者三部曲的前两期文章中,我介绍了听障群体中使用口语交流的部分听障人士,解释了他们的生活中存在的三类问题,引起了很大反响,感谢各位的支持与鼓励,我也知道大家也很期待这收官的一篇。

本文试图探讨基于听障口语者需求的一套相对系统的解决思路,虽然在当前社会支持水平下,很多想法暂时无法实现,但有了正确的方向,就有了前行的动力。向内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向外也会营造更为包容、多元的信息无障碍环境。

中篇原来ta们是这样的听障口语族(中)中提到,使用口语的听障群体存在三层玻璃天花板。它们似乎不存在,又无处不在,他们撞得头破血流也依然找不到前进的突破口,就连听障口语者自己都未必知道如何描述,听常人更加难以感同身受了。针对这三层天花板,我们该如何破局而出?

一、澄清、整合听障口语者身份认同定位

第一层天花板是“自身定位游移不定,身份认同模糊不清”。对口语使用者的听觉与口语障碍的描述,大部分时间不得不依赖于听常人的初步认识,就比如前文提到的“外国腔调”、“大舌头”、“鼻音重”,能够认识到是“听觉的缺失导致了口语的模糊”,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既然连最基本的对听觉障碍的认识,都只能流于表面,那么不但单个口语使用者们描述自己的困难时仅及皮毛,而且各个口语使用者们也深潜水底,独自一人与四周弥漫的灰雾进行漫长而艰难的战争,如同被隔绝在茫茫大海上的一个个孤岛。

如果是对肢障群体没有了解的普通人,看到轮椅、拐杖、假肢、助行器,可以推知肢体障碍的麻烦在于无法自由移动身体,或者做不了很多精细动作;如果对盲人人群没有太多了解,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盲杖、助视器、导盲犬、读屏软件、盲文书等,知道视觉障碍的困境在于空间、距离、形状、色彩等物体视觉信息的感知。然而,亲爱的读者,在人潮涌动的街道、写字楼、校园、医院里,你能指出身边往来人群里谁是听障口语使用者吗?就算是认出来了,你知道他们的艰难又在哪儿吗?

听力损失和肢体、运动、视力等机能缺失相比,有个特殊之处:坏掉的仅仅是内部零件,外观一切如常(外耳畸形除外),辅具本身体积又小,可以用耳廓、耳道和头发遮挡,听障口语者们也拥有过得去的口语能力,不必或者不会打手语。在生活中,如果听障口语者不需要参与一对一或者多人对话,不需要“偷听”他人对话来获取至关重要的信息,那么听力损失可以一定程度上隐形。于是,相当多的口语使用者为了减少无谓解释而耽误的时间,或者说是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自曝己短,他们决定在现实社交中不主动提及自己的听障缺陷(即“深柜”),用头发遮住助听器,或者讲究人工耳蜗外机要用一体机,同时对外声称“我仅仅是听得不好,说得不太利索,别的我都能做”。

与现实中的沉寂大不相同,QQ及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不见和听不清的伤痛,你是否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