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照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个普通华为厨师在非洲的5年
TUhjnbcbe - 2021/5/9 14:16:00
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5/5788631.html

弹指一挥间,我来非洲已经五年,也算是奋斗者吧。作为一个普通的华为厨师,跟广大艰苦奋斗的赞比亚的员工相比,这五年来我没有签过单,也没有回过款,我只是用一个饭勺,为大家提供着一日三餐,这点贡献微不足道。

但我生命中的这五年,因为是陪伴着华为在非洲的赞比亚度过而显得厚重且有意义。经历了代表处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看到了业务的蓬勃发展,见证了队伍的不断壮大,业务越做越红火,回头看过去,我心中充满着自豪,过去五年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一一闪现,一切是那么清晰,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从山村到非洲,走上不平凡的路

我来自湖南革命老区一个普通的山村,学过厨师开过饭店,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物”,平日十里八村的有个婚丧嫁娶也都是让我去掌勺。小日子过得不痛不痒,饿不死也发不了财,感觉这辈子能看到尽头。

但这一切随着年底一则信息荡起了波澜:华为在招厨师外派到非洲津巴布韦工作。华为公司?非洲?津巴布韦?号称见过世面的我头一次蒙圈了,这几个词儿压根没在我的视野里出现过,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找人去网上搜索,得到的信息诸如华为公司很大,待遇很好,非洲很乱,津巴布韦很穷等等。家里人基本上都反对,认为日子过得去,别去非洲受穷受难,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得了。当时津巴的行*小陶跟我介绍了当地的情况,还把津巴老人张大厨介绍给我认识聊天,脑海里对津巴布韦的认识从零开始有了比较模糊的影子了。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和思想斗争,我还是想放手一搏,趁着还年轻去遥远的非洲看看,见见大世面,村里面还没几个人出过国呢!那么多华为人都能呆得住,我一个农村出来的汉子没什么苦吃不了的。当机立断,在顺利通过了面试之后,就被通知办理护照,然后公司购买机票,跟着一个出差回代表处的员工坐了二十多个小时飞机,辗转了三个机场来到了非洲津巴布韦,头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华为速度。

当我落地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蓝天,白云,碧水,绿树,人们彬彬有礼,一切井然有序,跟我来之前的印象完全不一样,原来的焦虑和担心一扫而空。没想到,这一不小心的窃喜,一呆就是五年。

我是一名厨师,本职工作就是做好饭

刚到津巴的时候,从熟悉环境开始,跟着张大厨学习到哪里买菜,哪个农场的东西便宜又实惠,哪个中国超市的东西不过期,这里面都有很多诀窍。华为素来都是跑步上岗,还没来得及松口气,第二个星期开始我就正式掌勺了,那是我来津巴布韦做的第一顿饭,内心十分忐忑,不知道大家对我做的饭菜是否满意,提前几天我就开始私下打听大家爱吃什么菜,在有限的资源里精心挑选菜式,严格把控食材的选用,做的荤素搭配,口味上也尽量做到中和。

津巴的三个保姆都是跟着华为的厨房元老,当时最长的一个Emily已经在华为工作10年了,她们也看出来我很重视、紧张,都帮着我出谋划策,虽然说啥听不懂,但比划着帮忙还是没问题的。那一天直到大家吃完了后反应还不错,我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才总算落地了。员工们对我的肯定更加坚定我能够把这份工作做好的信心,就这样过了两个月,因为工作签证的问题,我离开津巴布韦转战赞比亚,一直干到现在。

“光盘”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刚来赞比亚的时候,头几年只有两个厨师,每当另外一个厨师休假的时候,就得一个人工作一个月,做够一日三餐,而且一开始员工少只有三四桌吃饭,后来随着代表处业务量扩大,最多的时候要供应近个人吃饭。那个累啊,有时候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回国算了,可是一想到如果自己离开,那些辛辛苦苦上班的员工们,下班回来连个热饭都吃不上了,咬紧牙关还是撑住了。虽说工作强度比较大,可是饭菜质量也是不敢马虎,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苦中有乐,而且自己也觉得累得值当。

赞比亚代表范总对食堂要求很严格,千方百计鼓励我们要让员工吃好,吃出战斗力,让大家能安心工作,他经常会给我们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在代表处领导的督促下,我们每个周末就会把下周的菜单准备好,一周六天不重样的,对食材严格把关,每周六中午的各种炒饭和全国各地特色面食,已经形成了我们食堂的一种特色。月末的周六我们吃火锅,偶尔还组织烧烤换换口味。我们每天早餐都会准备十几种花样,比如稀饭,荤素面点,小菜,特色小吃,豆浆,牛肉面等等。中餐和晚餐都会有五菜一汤,天热的时候还会准备一下凉菜,此外还会准备一些馒头和面条,来满足那些喜欢吃面食的员工。

这几年赞比亚艰苦条件改善,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大家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食堂就餐环境改变了,刷了墙,换了桌子,买了空调,购置了绞面机和新的炊具,我们可以买到各种海鲜,不再局限于鸡鸭鱼肉,就连干锅,铁板,煲仔每天都出现在餐桌了,以至于来出差的同事第一次到食堂吃饭经常会感叹,居然在赞比亚可以吃到这么好吃的麻小!看到大家吃的热火朝天的样子,我心里有一种满足感,他们吃的一点都不剩就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考虑到员工经常加班,晚上又容易饿,为了让员工吃到有营养的东西来补充能量,我一贯态度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早上吃过的东西,夜宵不能重样,所以我们就尽量推出新花样,哪怕麻烦一点无所谓,后来我们推出了热干面,麻辣粉,炒面,南瓜饼银耳汤,还有招牌卤蛋。同事们吃了反应非常好,得到同事们的认可,我心里感到非常高兴。现在每逢节假日,我们会组织同事们一起烧烤,为同事们准备各种烧烤食材,酒水小吃,每次还会熬上一大锅羊杂汤,羊肉泡馍让同事们吃的大呼过瘾,虽说忙碌,但是看到大家都开开心心,我们也很开心。只有大家吃好了才有干劲继续努力工作,更多的让人也愿意来赞比亚出差支持我们的业务。

从心底里接受非洲,快乐工作

我连初中都没上过,不会英语是我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刚开始跟保姆沟通都是通过肢体语言加比划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不通,对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得知华人基督教会在食堂隔壁的一个宿舍免费教英语。于是利用上班空闲时间去学英语,从数数开始,什么“洗菜”“切菜”“洗碗”“米”……等等,幼儿园孩子都会的东西,我要反复背诵。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慢慢掌握一些日常用语以及厨房的简单交流,这对我的工作来说是很大的帮助。

其实非洲人很淳朴,家里是清苦一些,但是人穷志不短,到如今我还对津巴的几个保姆印象非常深刻,从不偷拿食堂的东西,除非我们主动让她们打包回去。每天上班来,下班走,都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在他们心底,那就是说,即使作为一个保姆,也有自己的尊严和志气。有一次,Emily在食堂跟一个员工吵起来了,我过去一看,原来是她认为员工浪费食物就说了几句,他们村子里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我们不可以这么浪费食物。自打那次之后,我对食堂里的几个保姆都肃然起敬,听说我们最艰难的时候,她还给坚守的员工做中餐吃。有时候周末搞活动,赞比亚这几个保姆,她们都陪着活动结束,无怨无悔。我自始至终认为,保姆是在厨师背后的英雄,没有她们的辛勤劳动,厨师再大的能耐一个人是玩不转食堂的。

有了沟通的语言,熟悉了非洲人的品性,平时我们也主动走出去,和当地人做朋友,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一个融入不了环境的人是无法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的。我很庆幸,这几年我们认识了一些华人朋友和当地朋友,平时过年过节都会相聚,寄托思乡的情怀。若干年后,即便我回到国内,回忆起这段生活也一定是充满了故事。

公司的关怀,是我坚持的动力

这份工作确实给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除了工资奖金,平时公司还给发小费,鼓励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其实在非洲久了,真正让我坚持下来的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华为的人情味。

记得有一次深圳同事来赞比亚出差,可能是水土不服,一来就病倒了,医院输液,正好那天是星期天,接到通知说晚上要做病号饭的消息,我们几个厨师啥也没想就赶回食堂准备了,做好包子,医院。后来让我们感到意外的那个同事回国后,他竟然还写了一封感谢信发到了赞比亚代表处,得知这一消息,我很感动。对我来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就这么一件小事,员工居然还放在心上,这个事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在华为这个大集体大家庭里我时常感到了家的温暖,逢年过节都会给我们发福利,不会因为我们只是个厨师而另眼相待,生活上领导对我们关怀是无微不至。考虑到现在就餐人员剧增,公司怕我们忙不过来,减少压力,就配置了三个厨师,每年让我们轮流休假探亲。

在年下半年,感谢领导对我信任以及对我工作的肯定,任命我担任食堂厨师长职位,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更加重了,当了厨师长以后,工作更要面面俱到,食堂卫生,生产安全,菜品质量等等各方面都要兼顾。同事们好多都是只身一人在这边,平时工作辛苦,下班以后没有亲人的陪伴,如果我们的努力,能让他们早上起床有可口的早餐,下班有顿精美的菜肴,吃过以后还有那么一些在家里的幸福感,这就是一个厨师的价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华为在赞比亚的历史,我有幸参与了五年,以后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努力,做好每一桌菜,做好每一件事,站好每一班岗,为大家服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只是一个厨师,华为的厨师。

本文来自“百亿南部非洲奋斗铸就辉煌”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普通华为厨师在非洲的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