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良渚文化典型图案、符号和文字的演变
陈逸民陈莺
3、良渚文化鸟的图案、符号和文字的演变
良渚文化的陶器和玉器中,鸟形符号和鸟的图案纹饰比比皆是,它们或者以鸟的各种形象个体佩戴于身,或者以鸟的图案纹样刻画在琮、璧、钺、璜等各类玉器的器表,这些玉鸟和鸟的图案纹样,形象生动、寓言深邃,是解读良渚文明的钥匙。
鸟能翱翔天空,人类只能在地上仰望天空。这种差异使得早期人类十分羡慕鸟类的这种飞行能力,它们认为鸟类的飞翔能力使得鸟能够直接和天上的神对话和沟通,因此,良渚时期的先民们也设想鸟类能够帮助人类和天上的神对话和沟通,成为人类和神之间的中介。张光直先生认为:“沟通天地……再有一种工具便是各种动物”[1],他举了楚子问鼎的故事: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如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体。”[2]
张光直认为:“这段话说明:把各种动物纹样铸在鼎上,目的是用来‘协于上下’,也就是沟通天地。”[3]
而把动物雕塑在器物上,作为巫师的中介用来沟通天地,可以说是良渚文化的玉鸟形器和鸟的纹样开了先河。
(1)玉鸟形器
良渚文化中出土了不少玉鸟形器,有的片雕,有的圆雕,有的刻画纹饰,有的没有纹饰,有的如鸟展翅欲飞,有的如鸟静静伫立,留下了良渚时期先民对鸟这一物种的特殊情感。
图4-38是光素无纹的玉鸟形器,呈展翅欲飞之状。鸡骨白色,两翅粗壮有力,此件玉鸟的系挂穿孔有两处,一在鸟喙上,另一处在鸟背颈上。
4-38鸟形器
4-39鸟形器
图4-39是一件带有纹饰的良渚文化玉鸟,正面刻画由短直线、弧线和卷云纹组成的复杂图案,特别在两翅上刻画上下两组图案,上以卷云纹为主,象征天空,下以喷射状的横线和直线象征飞升。背面光素无纹。这件玉鸟的一组穿孔在鸟喙上。
图4-40是两件玉鸟,双眼和躯体都以凸台表示,双眼的圆台上并无纹饰,而躯体的凸台上刻画有短直线、弧线和圆组成的图案。此类良渚文化玉鸟小而薄,上面一件为其南瓜*本色,下面一件为盘戴后的红褐色,略显透明,一起出土,盘磨与否,可见它们的异同。这两件玉鸟的穿孔也都在鸟喙上。
4-40鸟形器
4-41鸟形器
图4-41是把不同的3件良渚文化玉鸟放在一起比较。两件片雕为展翅欲飞的正面,一件圆雕为静静伫立的侧面。这三件良渚文化玉鸟都刻画有兽面纹,有的在背上,有的在颈上,而中间一件玉鸟,兽面的大眼又被刻画成玉鸟的双眼,构思巧妙。它们的穿孔分成两种,一种在鸟喙上,一种在底足上。
4-42良渚文化玉鸟形器
图4-42是一件拱形的良渚文化玉鸟,极为罕见,给人一种一飞冲天的感觉。拱形的曲线美配以玉鸟躯体上的线条,恍然是一组飞升的图案,尖尖的鸟喙犹如导航仪,引领着飞升的航道;倒置的兽面纹,犹如飞船的动力系统,驾驭着鸟的高飞;而背上中间的纹饰犹如展翅的飞碟,引领着玉鸟翱翔太空;双翅上的纹饰是天空的祥云和喷射的火焰。这件罕见的良渚文化玉鸟把良渚时期先民们对鸟的崇拜刻画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件良渚文化玉鸟,无论在器型、沁色和纹样上,都是良渚文化鸟形器的翘楚。
实体的玉鸟,从器型到图案都为鸟的纹样作好了铺垫,鸟形纹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良渚文化玉器上的鸟形纹样
最初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的鸟形纹样可能就是鸟的简单几何图形,如图4-43所示。上面是一件良渚文化陶豆,豆心中间的线条刻画的鸟形图,廖廖几笔,把鸟的形象烘托完整,这绝对是一个速写高手。而下面是一件良渚文化玉锛上的浮雕玉鸟,其形状和前面所述的实体的玉鸟基本一致,一个凸面,加上鸟首、双眼、双翅和尾羽,就使鸟的图案凸现。图4-44是一件展示在良渚博物院的陶器,上面的图案也是一个线条刻画的鸟,和图4-43相比,无论从线条的走势还是鸟的造型,都是师承一脉。
4-43鸟的纹样
4-44鸟的纹样
4-45鸟的纹样
在图4-45上,一件玉璜和一件玉牌上的鸟的纹样基本一致,这种写实的鸟的图案,线条不多,但纹样清晰,特别是鸟右下角的由卷云纹和直线构成的图案,寓言明确,是借助鸟的飞升而遨游天空,鸟作为人类和上天的中介已经明确表露无遗。
图4-46上的两件器物,上为玉鱼,刻画有一个卷身的鸟的图案;下为陶豆,豆心上的鸟,双首卷身,如嗷嗷待哺之状,而其左下角的网状图案,意味深邃,是养育之网还是捕捉之网?恐怕只有良渚时期的先民才能理解。
4-46鸟的图案
4-47鸟的图案
图4-47也是一件陶器和一件玉器的组合,它们的图案基本相似。这究竟是双首鸟还是其他类型的鸟,不得其解!而其身躯由数量不等的圆构成,其为太阳的寓意应该不会大错。把鸟身上构筑有太阳图案,这应该人类早期心目中的太阳鸟,它能够借助鸟飞升的能力而达到良渚时期先民心中的愿望,飞近太阳,靠拢太阳和获取太阳的能量。
图4-48是各类玉器上鸟的纹样,有鸟喙突出的,有不见鸟喙的;有刻画线条的,也有鸟身上没有线条的。这些鸟的图案,身下都有一个圆球,不管圆球中是否刻画线条,但都和太阳有关。可以这样说,从本章所介绍的良渚文化鸟的纹样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应该都是太阳鸟。
4-48鸟的纹样
4-49鸟的纹样
图4-49是良渚文化大玉琮上的鸟的图案,它们一般都被刻画在平台凹槽两侧,但大多数都不见鸟喙或者说鸟首的尖喙部分被横向凹槽所切割。这种在大玉琮上不完整的鸟的图案,不是有什么深邃的含义,应该是玉琮的加工工艺所致。也就是说,良渚文化大玉琮在刻画纹饰时,先刻画出鸟纹,然后再在琮的表面刻画凹槽,导致鸟首因定位不准而被切割掉鸟喙。因此,在探讨良渚文化的人文内涵时,也应该正确把握良渚文化玉器的加工工艺。
不同变化的良渚文化的鸟的图案符号,演变到最后,就是鸟的文字应运而生(见图3-22),鸟字在良渚文化的出现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
3-22鸟从图案到文字的演变
[1]张光直:《考古学六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1月第一版,P7;
[2]张光直:《考古学六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1月第一版,P8;
[3]同上;
陈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