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漫长岁月里,飞行以其特有的梦幻色彩吸引着每一个人,在人们的心中刻下不可抹去的印迹。
每个人都有一个飞翔梦飞行,对于许多普通人而言,似乎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要想成为一个飞行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有时候单是可以通过选拔测试,能够成为“几分之一”,就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
就读于南京财经大学法学专业的陈斌,在毕业后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名律师。四年的律师生涯,让陈斌觉得“说不上好坏,但总感觉是差了点什么”。为了找寻到这缺失的一点,陈斌离开了熟悉的律师行业,转而进入了投资基金领域。在这期间,陈斌和团队一起投资过一些项目“但这些项目都只是投入资金,不负责运营”。
时光轻移,陈斌在投资中遇到了同样热爱飞行的友人,让陈斌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对飞行的向往,让陈斌觉得“人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年国家开始改革放开低空领域后,陈斌带领团队经过为期半年的调研后,选择开始了正式的创业。
当梦想照进现实年,陈斌开始全身心的投入进了飞行行业。他先是对市场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探索,早在年美国人用飞机喷洒药物帮助农民消灭农作物害虫,从此掀开了农业航空的第一页,飞机播种代替传统上费时费力的水稻插秧,用空中喷洒除草剂代替人工稻田除草作业、空中施肥等等。经过详细的调研考察后,陈斌认为“不管是农业还是公务飞行、娱乐飞行、空中游览、私照商培训、航空器托管等业务,通航公司最重要的首先是飞行员”
世界上最紧缺的是人才,通航也不例外。以国航为例,飞行员达到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才能驾驶波音,波音则要达到小时。在陈斌看来,人才储备是一个公司可以长稳发展的基石。“机场正常的人员配置是一个飞行员搭配五到十二个机务人员,为了实现这个标准,我们当时花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来选拔和培训优秀人员”
据陈斌介绍,自在通航创业之初的目标就是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每一个有飞翔梦想的人都有可以自由飞翔。“目前我们是以培训为主,主要包括私照飞行员和商照飞行员两大块。”陈斌将其类比为驾照考试“就像现在大家为了开车考驾照一样,对于私照飞行员,就和驾照一样,是指不能收取商酬,仅为个人娱乐或个人私务而从事飞行的飞行员。”而对于国内目前的行业现状,陈斌认为“虽然我们国家的通航市场相对而言是起步比较晚的,但是在开放低空领域后,国家是有心在扶持的,整个行业也在逐步规范化,在我看来,它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小结生活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是在不停的发展变化着的。陈斌认为通航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其产值是被低估了的“现在的人们在提起航空文化的时候,想到的还是一些跳伞啊观光啊之类的小众型极限运动,但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小型民用飞机很可能会取代汽车成为新型交通工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