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照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936年,一名德国飞行员拍下了从未见过
TUhjnbcbe - 2025/1/20 17:03:00

常言道:“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历史,每个人的理解和看法都不尽相同。如果要问历史是什么?它的回答可以有很多,一片土地的沧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人的酸甜苦辣可以是一部历史。

客观的说,历史可以很长很长,正如生命的旅途有多么漫长它就有多么漫长,人类的年龄有多么古老它就有多么古老。历史可以很大很大,世界有多么辽阔它就有多么辽阔,宇宙有多么浩瀚它就有多么浩瀚。总而言之,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数千年中,到处都是关于中国历史的印记。其中包括强大、悠久、著名、包容,似乎各种各样的词语都为形容中国而生。

那么,近代时期的中国又呈现出什么样子?通过年一名德国飞行员拍下的景象便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说来也奇怪,为什么称德国飞行员当时拍下的中国为从未见过的中国呢?其实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当时的历史情况谈起。

一、内忧外患,苦不堪言

年,或许是中国最为动乱的一年,当时的国家虽然名义上统一,但是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实行全面围剿,对红军进行重重包围。与此同时,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者试图再接再厉,进而侵占我国领土,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内战不断,外边威胁更是层出不穷。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都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环境之中,由于内忧外患,无数中国底层的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

可以说,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国,大家并没有什么太好的看法,尤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堪称中国最为动荡的时刻。然而,当时中国并非全部是这种情况。其实,当时的中国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通过德国飞行员的拍摄,便可以看到。

二、德国飞行员的拍摄下的中国

年,卡斯特尔出生于柏林,自小便对中国充满兴趣和好奇,尤其是20世纪初期飞机的出现,也给他飞行中国的梦想和机会。对于卡斯特尔来说,他也拥有一个前往中国的机会。

在卡斯特尔终十八岁那年,终于取得飞行员证,并且正式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在年时,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与中国交通部合作开展中国的民航业务,卡斯特尔便被派往中国帮助欧亚航空邮政公司建立航空交通网,至此也开始了他向往的飞越中国之旅。

在卡斯特尔飞向中国的几年时间里,他利用工作之便,拍下他看到的中国。卡斯特尔来到中国后便陆续建立了多条航线,其中就包括了柏林-莫斯科-上海航线,长达公里的柏林-喀布尔航线等等。

正如卡斯特尔所说:“从我到达中国的那一天至今,眼前的这片土地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今后,它又将又如何翻天覆地的改变,让人难以想象。我坚信,我们为中国航空所做的一切并没有白费。在今后也许更长的时间里,它终将慢慢显露出对这个古老庞大国家的影响力。”

在卡斯特尔的镜头下,完美的记录了84年前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地貌特征,人文历史和名胜遗迹,与此同时,他也把30年代的中国悉数形象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不得不说,当时的中国还别有一番风味。

据悉,卡斯特尔曾拍下黄土高坡,六盘水的梯田、昆仑山脉、喀什地貌、黄土地貌、钱塘江大湖、阿拉善沙漠、南部稻田等自然景观。以及当时的机场、紫禁城、天坛地坛、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太和殿、北京旧城墙、宋陵等历史古建筑遗迹。

除此之外,卡斯特尔更是拍下广州珠江的平底船、河南的窑洞居民、广东密集的村庄、郑州的社火,苏州的鱼米之乡等人文历史。可以说,卡斯特尔将当时中国的民土风情和人文气息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他拍摄的照片,我们也完全感觉不到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相传,卡斯特尔回到德国后便把这些摄影作品整理成册并出版了《中国飞行》,与此同时,卡斯特尔也让世人亲切地领略到中国的民土风情。可以说,当时卡斯特尔拍下的中国样貌,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其实,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感谢卡斯特尔,正是由于他的贡献,才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祖国当时的样貌。若不是卡斯特尔,我们又如何去见证这一特别的时刻。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卡斯特尔帮到了我们。

然而,卡斯特尔在拍摄这些图片的时候,其实也是经历许多困难和险阻的。

三、卡斯特尔的艰辛和不易

当时的拍摄条件不像是科技发展的今天,当时的照相机也是最为原始的相机,拍摄不方便,像素不清晰,也是它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正是一个外国人拿着这样的相机,为世人拍下当时别样的中国。

据悉,在卡斯特尔拍下的多幅摄影作品中,包括中国的山水人文。以当时落后的条件来看,多角度、全方位的拍摄偌大的中国,其实是很难完成的。但是,这个来自德国的的飞行员,终究还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拍下了这些经典的照片。

不得不承认,卡斯特尔当时拍摄的难度和他所遇见的难题。实在难以想象,在当时条件相当恶劣的情况下,卡斯特尔是如何克服困难,并完成这些拍摄的。

据卡斯特尔回忆,当时他第一次进行拍摄的时候,飞机燃料不足,他不仅没有完成拍摄,而且差一点永远的留在中国。从那一次开始,卡斯特尔在继续拍摄的时候更是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问题。总之,卡斯特尔拍摄当时中国的民土风情非常的不易,甚至随时都会出现生命危险。

尽管如此,卡斯特尔依旧克服所有的困难,对当时的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拍摄。终究,一套由张照片组成的“中国摄影集”问世,也向世人展示出当时中国的样子。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卡斯特尔的艰辛和不易。其实,对于这个德国人我们应当表示一定的感谢,正是由于他的拍摄,我们才有机会见到几十年前中国的样貌。若不是他,当时中国的风土人情我们又如何能够感觉的到?

结语:

如今的中国已然摆脱当时穷困落后的面貌,反之以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如今的中国同当时的中国形成巨大的反差,不仅是国家实力和军事力量上边,就连如今的风土人情也和当时的很多情况截然不同。

其实,在中国全力发展国力的时候,许多的传统性的东西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只是我们没有太过在意。尤其是如今中国强大的形象下,到处高楼林立,四通八达,我们又如何能够想到当初中国的样貌。

所以说,中国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特殊的民土风情消失不见。客观的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是一种人文信息的丧失。

参考资料:《中国飞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1936年,一名德国飞行员拍下了从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