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摄影,一直是载人航天之后各个国家不断尝试的课题,但是,由于无论是空间站,还是生活舱,都是在太空中高速运行的,能够找到合适角度的时机可谓是稍纵即逝。中国空间站的运行速度是7.68公里/秒,每小时能行进2.7万多公里,虽然在太空中依然是很小的数字,但在地球上已经没法衡量了。
这个速度去拍摄任何一个星体,最大的问题就是角度、相对速度和防抖了,没有合适的角度,再好的相机也拍不出好照片;速度不同步,就会发虚,根本拍不到主体;不防抖,那就太虚了。三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
这张图,是国际空间站的全景照片,跟中国空间站的照片相比,就显得角度差很多了,是由远征队56名宇航员从联盟号航天器上解脱后拍摄。
中国空间站的照片,同样也只能是从空间站脱离后进行拍摄,而执行这次任务的,是神舟十六号乘组,通过地面人员的精准操控,在从空间站脱离之后,以飞船下方米处为起点,向空间站的前向进行绕飞。只有在绕飞的时候,才有机会从上方视角捕捉到全景照片。
在返回舱绕飞到空间站正上方米点位之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利用手持高清相机,进行了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景图像拍摄。
摄影:神舟十六号乘组这个角度,实在是太正了,这不仅是国内首次在轨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也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一组全构型工作照,跟是全球首张最清晰最正面的空间站图像。
刚才说了,太空摄影三要素:角度、相对速度、防抖,在找到合适的角度后,航天员按下快门,留下了几张足以载入史册的空间站高清图像。整个过程中,最难的是对返回舱的精准姿态与飞行控制。
脱离、外太空发动机启动,转轨、绕飞、加速到相对速度,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有难度,拍摄完成后,再启动返回地球程序,每一个步骤都无可挑剔。
这下你明白了吗?这张上帝视角的照片是怎么拍摄的了吧,为中国航天点赞!为航天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