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次工业革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视野宽广、战力卓越到空中武器战斗机相继问世,特别是二战中德国利用飞机配合坦克发动闪电战后,空*一跃成为战争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时问题就来了,由于驾驶飞机不同于驾驶坦克,飞机要翱翔于蓝天,离开人类长期生活的地面,所以不仅要求飞机的质量,更要要求飞行员的质量。
小编早年曾经参加过飞行员选拔,整个选拔过程有初试复试和定选三个阶段,如果有机会进入定选,检查的细致程度将到达手指盖里的灰尘、鼻孔里的细胞,一个人仅走过三套选拔流程所需要的费用就高达上万,从选拔倒入学到进入空*再到开上飞机,一名飞行员所需要的费用高达上千万,所以飞行员号称是被金子堆起来的人,虽然有的飞机造价也很贵,但如果与飞行员进行综合比较,显然飞行员的价值要更高。
如此一来,当飞行员驾驶战机翱翔于天际就面临一个问题,一旦飞机出现事故,作为飞行员应该怎么办?
其一,是放弃飞机独自逃命,保存住自己的生命,在日后的战场上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贡献,还是先竭尽全力保护战机这个国家的珍贵财产?
其二,如果飞机下方是一片空旷的田野还好,如果是一片居民区又该如何?是抛弃战机独自逃生,置成百上千人的生命而不顾,还是独自驾驶战机,冒着机会人亡的风险,将战机事故空旷地带再跳伞?
其三,一旦两*交战,飞机严重受损,跳伞将面临被俘虏或被击杀的风险,那么是选择用飞机去撞毁一个地方的固定目标,还是选择跳伞?
这三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意味深长,中国有句古话说好:“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其实在很多种情下,人并不能左右自己的生死,但人都会有一种心态,即趋利避害,面对死亡的风险,许多人可以将其他的功名利禄抛之脑后,可以放弃他之前得到的一切,飞行员也是人,所以面临风险时,这些看似很好回答的问题却成为了飞行员难以抉择的选项,这就需要*治思想工作发挥作用,只有将忠贞报国、为人民服务等高尚精神植入飞行员的潜意识,才有可能在极短的抉择时间当中,选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选项,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举例来讲,前苏联一架米格23战机曾造成近百人死亡,当时数架战机在闹市上空飞行。突然,其中一架满载弹药与燃料的米格战机出现发动机停车事故,由于该机只有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后留给飞行员处置险情的时间很少,要么选择放弃战机,要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飞机发动机重新启动以及将飞机状态改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驾驶这架飞机的飞行员竟然在没有得到上级许可的前提下,为保命跳伞逃生,导致战机坠毁在一学校,造成近百人死亡,随后该飞行员也由于失职以及违反空*飞行员应对相关情况的处置命令,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以及人们的谴责,其同事更是将其视为耻辱,直言其不配成为光荣的*人。
前苏联飞行员的例子正好印证了人性在悠关利益抉择面前的脆弱,这脆弱可以放弃理想,放弃功名利禄,放弃除了生命之外的一切,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反例,充分的证明了前苏联思想*治教育的弊端及飞行员不够成熟的义利观,一个国家能否强盛,需要的是不畏牺牲、甘于奉献的民族认同,面对数百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相权衡时,这一飞行员甚至没有与上级商量,而是以人人自危的心态,一跃而下,这暴露了苏联*队脱离群众的现实,相信这也是苏联之所以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