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8日,三架崭新涂装的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飞机在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装基地集结,分别交付给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这标志着ARJ21进入我国主流民航市场。
02:10此次交付的国航、东航、南航被业内称为“三大航”,是我国民航市场的中流砥柱,拥有广阔的航线网络、丰富的运营经验和良好的品牌价值。正是这样的“豪华阵容”让此次交付备受期待。“对于ARJ21而言,交付‘三大航’意味着这款飞机可以进入我国主流民航市场,其市场开拓性、航线适应性、旅客认知度都将有大幅度提升。”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市场与销售部部长张小光说。
此次交付给国航、东航、南航的3架ARJ21均采用90座全经济舱布局,并根据三家航空公司的需求进行客舱内饰定制化设计。首架飞机投入市场载客运营,还需经过数月的测试和磨合。按照计划,年东航、国航、南航将各接收3架ARJ21飞机。
从正式立项到交付“三大航”
ARJ21走了整整18年
年8月20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向国防科工委上报了《关于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项目立项的请示》;年1月16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对民机研制程序、发展途径、研制经费、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和市场等有关问题提出意见;2月19日,国防科工委就新支线客机立项问题致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年6月14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新支线飞机项目立项。ARJ21项目正式诞生。
ARJ21,英文全称是“AdvancedRegionalJetfor21stCentury”,意思是“21世纪新一代支线喷气式客机”。ARJ21-是该客机系列的基本型飞机。
在整个ARJ21项目中,中国飞机制造商的身份从长期的航空零部件供应商变成了系统主制造商,由配角变成主角。在ARJ21-的产业链条上,19家成品系统供应商是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确保项目成功”的原则参与项目。这一商业模式的创新,标志着中国商用飞机研发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原有的“自主研制”与“国际合作”的理念得到了全新突破,具有了新的内涵。正如波音公司总裁费尔·康迪特所说,波音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成功地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系统集成商”。
正是在这一模式下,ARJ21项目披荆斩棘迅速推进:年9月9日,ARJ21-飞机首架前机身部件正式交付;年12月21日,总装下线;年11月28日,成功首飞;年2月13日,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
年2月13日到1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在上海召开ARJ21-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TCB)会议,在TCB委员、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影子审查组”以及申请方主要领导的见证下,ARJ21-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审查组组长吴坚签发了ARJ21-飞机至四架试飞飞机的型号检查核准书(TIA)。
TIA的签发,标志着ARJ21-飞机全面进入由局方开展的型号合格审定试飞阶段。型号合格审定试飞,又是一轮严酷的考验。为了获得在各种极端严酷条件下的飞行性能和系统工作特性,试验队坚守在零下43.2摄氏度的呼伦贝尔海拉尔机场挖冰斗雪;在零上55摄氏度的长沙大托铺机场追逐烈日……
年12月30日是中国商用飞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时任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从时任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手中接过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喷气客机首张型号合格证——ARJ21-飞机型号合格证。
年11月8日,在历经13个月的培训与测试之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公司总经理徐庆宏为参加ARJ21-飞机T5测试的飞行员颁发了训练合格证,这意味着ARJ21-飞机拥有了全球首批获得执照的航线飞行员。随后,ARJ21-飞机FSB(飞行标准委员会)主席韦达宣布:“ARJ21,可以起飞!”
自年6月28日交付用户至今,ARJ21执飞成都航空、天骄航空和江西航空的航班,飞越我国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区55条航线,通航55座城市,安全运送旅客89万余人次。4年的安全飞行为这款飞机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差点阻挡麦道飞机进入中国市场
却又戛然而止的“运10”
在ARJ21之前,中国并不是没有研制出自己的商用飞机。
年8月,经周恩来同志批准,国家同意上海市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由航空工业部统一归口。任务名称为“工程”,飞机代号为“运10”。据统计,当时全国共有21个省、自治区、市多家工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参加了运10飞机的研制。
十年磨一剑。年9月26日,寄托了众人期望的“运-10”在上海大场机场成功首飞。
随后,运10翱翔祖国东西南北,曾抵达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合肥、郑州等10座城市,单次飞行最长时间4小时39分,完成3小时42分飞越千米的科研试飞,它的性能和使用特性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运10还曾7次飞越喜马拉雅山进藏,为西藏自治区运送了40余吨急需物资。
如今,这架曾经飞跃祖国千山万水的“运-10”飞机,停放在中国商飞在浦东的厂区内。登上运10飞机,记者被彼时的工业水平所震惊。驾驶舱内的油门杆、脚蹬、各种仪表盘、指示灯布置合理、功能齐全,除了有主驾、副驾、领航员的座位外,还有一个机械师座位,当飞机在飞行中出现故障时,机械师可以从座位旁的通道下到飞机内部进行维修。来到驾驶舱,乘客座椅与现在常见的大飞机没什么两样,只是座椅前后的距离更大,乘坐体验更加舒适,扶手上还有烟灰缸。
美国波音总设计师乔·萨特在他的回忆录《未了的传奇》中,曾经描述过他见到“运-10”的情景。他写道:“年我们到中国专门参观了仿制波音设计生产的‘运-10’飞机。当时有超过50个中国工程师和*府官员陪同我们一起参观。后来我们登上了飞机并进入驾驶舱参观……我发现飞机操纵系统的摩擦力太大,并建议他们对比一下中国航空公司正在使用的飞机的操纵感……”
令人扼腕的是,在“运-10”飞机研制启动的15年后,也就是在中国的商用飞机与美国波音、法国空客快要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时候,研制工作却戛然而止。
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吴兴世无比惋惜:“当年,美国麦道公司的一位副总裁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有‘运-10’飞机,麦道飞机就不能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运-10”下马后,中国航空人虽一直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但商用飞机研制却迎来了一个低潮。原中国航空工业部和麦道公司联合探索过“MD90-30”商用飞机的研制;与德国MBB(梅塞施密特-伯尔科-布洛姆)公司探索“MPC-75”研制;与空客公司探索AE-(亚洲快车)项目……然而所有探索最终都搁浅了,“干支之争”(研制干线飞机还是支线飞机)、“到底是买飞机为主还是自主研制为主”等口水战则此起彼伏。
被期待的C大飞机
将以完整姿态亮相南昌飞行大会
在ARJ21飞机交付“三大航”的同时,在中国商飞的微博评论区,很多网友表达了对C的期待。
年7月12日,C大型客机全机2.5g机动平衡工况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在航空工业强度所上海分部取得圆满成功。随着极限载荷(%)的加载并保载3秒,C大型客机01架静力试验机翼尖变形接近3米,变形和应变符合分析预期,机体结构满足承载要求。
据界面新闻,全国人大代表、C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目前,国内外用户达到28家,订单总数达到架。此外,吴光辉还透露说,目前,CR远程宽体客机已基本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并启动了初步设计工作。CR远程宽体客机是中国商飞公司和俄罗斯联合制造集团携手研制,基本型航程为公里,标准三舱座。
据中国商飞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