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艺乐专访耿佳贺音乐是场飞行的梦 [复制链接]

1#
十七岁,耿佳贺学习了飞行员私照。他说,盘旋在高空,可以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今年,耿佳贺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对于十八岁刚刚踏上新旅程的他来说,做音乐犹如驾驶飞机,越往高处,越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艺乐杂志》年6月刊人物耿佳贺的内心似乎总有一种飞行的情结。不久前发行的单曲《燕归愁》,是耿佳贺的机长朋友创作的歌,并力邀另一位机长朋友合唱。浓烈的摇滚曲风,描摹了高空飞行的自在飒爽,城楼矮墙、杨柳麦浪,万物生长、世态炎凉尽收眼底。

这是耿佳贺第一次尝试摇滚风格的歌,作为满十八岁之后送给自己的第一个突破,也代表了音乐事业转折之后的新起点。他需要给自己留下纪念,于是有了第一张EP。“一共三首歌,我在里面尝试了许多新的音乐风格和元素,跟之前的耿佳贺又不一样了。”

十八岁的歌者,谈起梦想眼中总是期待,一切都是新鲜。“大概每半年回过头看自己,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吧。”少年心性多变,愿意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寻具象,耿佳贺在音乐的跑道上急速滑行,蓄满动能迎接正式起飞。

“其实《飞行部落》这首歌也是和飞行有关的,当时在成都和飞行员朋友一起唱KTV,突然觉得可以写一首歌来纪念我们之间的革命友谊。而且我认为,不一定要懂音乐、会技巧的人才能唱歌,只要能够投入自己的感情,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演绎。”

在创作方面,耿佳贺是感性的。他的歌词几乎都在记录自己的心境。“不为写歌而写歌”,是他对自己创作理念的总结。第一支单曲《你》,耿佳贺怀念了以前的日子,那些踌躇满志的年少时光;也憧憬了未来的生活,热血难凉继续去闯。

音乐路长,行千里不变初心,眼中流淌一汪碧泉;升空万米,俯瞰百态山河,少年不改眉目清浅。移山之心,磐石也可成碎屑。

总有很难很累的时候,耿佳贺选择半夜给制作人打电话,聊聊音乐、探讨创作——似乎连排解压力的时候都不放过可能迸发的灵感。在音乐上耿佳贺并不固执,他深知制作人老师比自己专业许多,所以不放过任何磨合、请教的机会。“只要当大家听到这首歌时觉得好听,我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了。”

心情不好的时候为什么不找父母倾诉呢?——“因为父母都不太懂我在做什么,我找他们倾诉只会徒增他们的烦恼吧,所以更多的时候还是找身边的小伙伴,或者干脆自己消化。”

耿佳贺不是一个喜欢对父母表露情绪的人,但他会换一种方式表达——“我的一些单曲封面会找插画老师手绘。像《飞行部落》,背景就是夜空,夜空下面是房子,代表了家;《还能怀念多久》,一个人的侧脸,背后是大大的圆圆的月亮……这些封面图其实都表达了我对家人、对父母的情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亲情融入到我的音乐中。”

听起来有点苦涩和心酸,眼前这个有说有笑的开朗少年,其实也有埋藏深处的心事二三。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梦想也才刚刚开始,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准备好了刺入云霄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信心。

愿意歌颂梦想,也拥有足够的清醒面对现实;音乐是场飞行的梦,耿佳贺是控制时速和方向的主导者。以梦为翼,冲破所有阻拦,直上云霄。待似水流年,眼前烟云散去,“整个天空都是你的。”

对话X耿佳贺

ELE:您比较喜欢什么风格的音乐呢?

耿:最早的时候我喜欢EDM,但后来什么风格的音乐我都会学习、尝试,希望可以融入到自己的音乐里去。新专辑里会加入弦乐的元素,还有二胡笛子等等中国民乐器,总之很好听我觉得,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ELE:创作的过程中没有灵感会怎么办呢?

耿:没有灵感就先不写(笑),怎么说呢,我比较擅长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吧,也比较喜欢记录一些细节。我觉得想写好音乐就必须先好好生活,生活和音乐对我来讲是分不开的,音乐是用来表达我生活的态度的。

ELE:我们这一季的主题是“宅”的思考。受疫情影响,最近宅在家里的时间格外长,在“宅”的过程中,有没有某些事情或者某一种心情,引发了自己的思考呢?

耿:这次疫情还真的让我思考了挺多的。我们之前总会觉得,工作很辛苦,如果能在家睡一周啊什么的该有多幸福。但是当疫情真的来临了,真的不能出门,不能见朋友,其实我们并不开心,而且一些焦虑的情绪和不开心就会上头。我在感到焦虑的时候会强迫自己去学习一下、充实一下,大部分时候会做歌,做音乐。

Producer监制/司淼

Photographydirector摄影总监/侯旭

Executor统筹/陈艳坤

Contributor撰文/张小凡

Editor编辑/乔媛

Retoucher后期/思维

visualeditor视觉剪辑/彭毛

▲艺乐ELEx严屹宽杜若溪

因为爱情有多美

▲艺乐ELEx刘敏涛

蛰伏与绽放

▲艺乐ELEx曾黎

美人如故

艺乐杂志官方抖音

艺乐杂志官方微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