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主要使用的是单一频率的声导抗测试(成人及儿童为6Hz,婴幼儿为1kHz),然而,临床传统声导抗测试在反映中耳细微病变、受质量控制的高频声传导、伴随病变时尚显不足。当中耳病变微小或不同病变相互作用时,在传统6Hz鼓室图上无法反映出变化。
宽频声导抗对于中耳细微病变的分辨和检出,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较传统6Hz声导抗测试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宽频声导抗到我出场了)
宽频声导抗
宽频声导抗(WBT)是一种新型的中耳功能评估方法,采用6~Hz宽频短声作为探测音,对中耳反馈的声能进行记录,以声能吸收率或声能反射率的形式表达,并通过其曲线变化检测中耳功能的变化。
宽频声导抗结果判读
潘骏良等在年发表的文献中,建立正常耳宽频声导抗吸收率参考值并测绘中国人正常耳、中耳积液耳、中耳负压耳宽频声导抗曲线,并将正常宽频声导抗曲线命名为N型曲线,中耳积液曲线命名为E型曲线,中耳负压曲线命名为P型曲线。
N型曲线(正常曲线)的特征为低频区及高频区吸收率低,在6~Hz区间内,先随着频率增加吸收率增大,在~Hz出现一个切迹,达到最大值后又随频率增大吸收率减小。曲线图形似一个左侧峰低右侧峰高的不对称M形状
E型曲线(中耳积液曲线)的特征为低频区及高频区吸收率低,随着频率增大吸收率逐渐增大。左峰消失,右峰幅值亦较N型曲线低。曲线图形呈一个倒V形状。
P型曲线(负压曲线)的特征为左峰和右峰幅值均较正常耳的N型曲线低,曲线呈一类M形。
宽频声导抗应用前景
宽频声导抗测试的优点是,不同类型的中耳病变有着各自特异的声能吸收率变化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中耳细微病变,如耳硬化症,听骨链中断等,依靠传统声导抗进行诊断时常常不能达到很好的敏感性,而宽频声导抗则可以得到更敏感更有特异性的结果,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鉴别和诊断。
更多相关精彩
/p>宽频声导抗是什么?Titan宽频声导抗(WBT)结果查看
耳硬化症的听力学诊断与干预
宽频声导抗测试的吸收率是什么?
宽频声导抗在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倩倩,邹彬,姚红兵.宽频声导抗测试应用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3).
[]熊琪,罗仁忠.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测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3):-.
[3]潘骏良,杨*.宽频声导抗在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v.3;No.(17)
-34.
[4]*孟捷,郑芸,王恺.宽频声导抗测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4(13):60-6.
[5]张华.听力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M].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