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大学生翼装飞行坠亡,最后视频曝光是谁害 [复制链接]

1#
这里是小熙陪你一起度过的第天

女大学生翼装飞行去世,

我夸不出来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则新闻:大四女生安安在张家界天门山翼装飞行时失联,不幸去世。

事情一出,评论两极化:

小熙一开始只觉得惋惜!

毕竟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女孩子,家世良好,有条件做喜欢的事情,去体验人生,并没有什么错。

而且她还很善良,生前就签过人体器官捐赠协议。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亡,对于死亡,她其实早有心理准备。能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最后死在一辈子的热爱上,也是死得其所。

但了解了翼装飞行和事情的经过后,我改变了想法。

所谓翼装飞行,是指借助翼装飞行服进行飞行,当达到一定安全高度后,再打开降落伞减速降落到地面。

降落伞只起到最后缓冲的作用,整个过程大部分都是通过飞行服进行飞行。

翼装飞行服的原理,是通过在空中手脚张开充气,产生浮力,从而支撑飞行,想象一下蝙蝠就知道了。

这样的极限运动,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据统计,翼装飞行的死亡率一度达到30%,包括翼装飞行服的创始人也是因此去世。

按理说一般人不敢轻易去实践。

而根据女孩安安的社交网络动态显示,她爱好丰富,但似乎转移得很快,对翼装飞行并非长久钻研。

18岁,学习单板滑雪。练习时间长达半年;

19岁,去巴厘岛学习潜水,而且考了证;

20岁,学习了冲浪和自由潜;

21岁,学习跳伞,次独立跳伞,考了认证;

22岁,学习翼装飞行。有多次跳飞记录。

什么都学,也往往意味着什么都学不精。

翼装飞行才接触一年多,再加上她每年还有大半上课时间,真正练习的时间也并没有那么多。

虽说有多次跳飞记录,但在圈内人看来,跳也只能算初学者。

更何况她的多跳,一大半都是在迪拜跳的,那里天气极好,沙漠地势平坦,视野清晰,有专业的教练和监控,是刷次数的好地方。

可这次商业飞行选择的张家界天门山,却是高难度中的高难度。

山上长期云雾缭绕,阴雨绵绵,对视野存在强烈干扰,空气中的乱流对飞行也有很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这里地势复杂,一不小心很容易撞到山体。从最后曝光的视频来看,女孩跳下去不久,就遭遇乱流,飞行路线发生偏离。旁边的摄影师赶紧示意她打开降落伞,但最终伞没有成功打开,女孩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而因为没有携带手机、GPS等定位设备(可能是出于减重考虑),搜救人员只能横向搜寻范围内的每一座山,最终,才根据一位村民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女孩的遗体。我难以想象,看着每秒钟急速靠近的山体,她该有多绝望。

在撞上的那一刻,我真的不觉得女孩脑海中浮现的是浪漫。

签过人体器官捐赠,不等于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因为正如一位知乎网友所说:“只有真正在迎接死亡的那一刻,你才会知道死亡在天平上的砝码,有多沉重。”

不是说不能玩极限运动,而是既知道是极限运动,就该慎之又慎。

我们总以为玩极限运动的人需要的是勇气,但其实更需要的是“畏惧”。

只有怕死,你才会做好万全的准备,只有怕死,你才不会轻视危险,心怀侥幸。

不止是极限运动,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经不起侥幸。

侥幸,就是不幸的开始

前两天,在山西平遥,有两位女生穿汉服站在11楼的楼顶边沿拍视频。

外围没有任何防护,汉服又是长裙及地,再加上风大,一不小心绊到,后果不堪想象。

这两位成年人是真的不知道危险吗?并不是。

无非就是抱着“拍个视频很快,应该没那么倒霉”的心态,*一把流量。

可*赢了是流量,*输了是命啊!

谁又能保证你一定赢呢?

可惜,这样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却常常忘记。

5月初,一位老人出门忘带钥匙,就用一根尼龙绳从6楼顶吊着9岁的孙子,让他从阳台进屋开门。

没想到绳子断了,孙子被困在4楼的防护栏,险些体力不支。

真该庆幸是抓着防护栏时绳子断裂!!

请个开锁的,真的就比孙子的命还贵吗?

一模一样的事情年9月就发生过,四川的一对爷爷奶奶让11岁的孙子从5楼天台吊到4楼家里拿钥匙。

结果绳子断裂,孩子坠亡,爷爷奶奶哭的撕心裂肺,肉眼可见一个家庭的破裂。

悲剧发生在别人身上,难道还不够警醒吗?非要等到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相信,那还来得及吗?生活,真的经不起这般“任性“。

不久前,江西有一对情侣在马路上吵架。

女孩身体不舒服,医院。

见对方不耐烦,女孩一气之下在马路上躺下了。

结果两人双双被撞。

著名的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起未遂先兆以及起事故隐患。也许,女孩之前就喜欢用这样不管不顾的方式让男生屈服;也许,老人之前也经常吊着孙子进门取钥匙;也许,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都习惯了掉以轻心。可一次没事,两次没事,不代表永远没事。你以为的小概率事件,重复一百次一万次之后,还会是小概率事件吗?事故发生前只是小小的数字,而事故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

人生无常,

越小心,越幸运

年深圳的一起交通事故,让无数人惊呼后怕。

在一个路口,一位女生下车后,正不紧不慢地横穿马路。

后面一辆越野车,也是缓慢向前开着。

城市里过马路经常有这种现象,行人和司机“互相比狠”,我不停,你也不停,看谁会让谁。

大多数时候,司机会让,因为双方都抱着这样的心理:车是不敢撞人的。

可这次,司机不知道是在发呆、看手机,抑或就是以为对方会让,他径直开过去了。

女生就这样被撞倒在地,被依旧缓慢行驶的越野车前后轮两次碾压。

这是小熙看到的最缓慢的一次车祸视频,但惨痛程度不亚于任何其他,医院途中,女生就去世了。

多么可惜又可笑的一次事故,但凡有一方停下来那么两三秒,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平常,我们会看到一些大人牵着孩子横穿马路,孩子害怕,大人还会说,没事,我们走我们的,它不敢撞。

可真的不是每次都会没事啊!

去年热播的电影《中国机长》中,欧豪饰演的副机长颇有点吊儿郎当。

他会在起飞前吃早餐时油腔滑调地“调戏”空姐;

大家开会说注意事项的时候他叼着笔不以为意;

检查设备的时候,他也是草草看一眼了事。

结果,飞机在米高空挡风玻璃破裂,他被吸出窗外,命悬一线。

是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传建,以平日里丝毫不懈怠的自我要求、清醒的认知、以及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对飞机操作深入骨髓的熟悉,挽救了所有人的性命。

一个人最容易翻车的地方,往往不是陌生的领域,而恰恰是熟悉的领域。

正如老话所说: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一个好司机的标准不是技术好,而是活得久;

因为陌生,所以警觉,因为熟悉,所以大意。

我们普通人的一生,虽然没有上刀山下火海,但也充满了各种意外的可能。

怕死一点没什么不好,越小心,才越幸运。

我们可以去追求精彩的生活,但前提是,活着。

至少,别在还不想死的时候,猝然离场。

女孩安安的生活方式,我们选择尊重,无需批评,但真的别去吹捧和美化这个结局了。

逝者已矣,唯有惋惜,愿她安息。

-END-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点个“在看”,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