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昌平的鸟,飞翔的精灵 [复制链接]

1#

蔚蓝的天空下,碧绿的芦苇荡中,鸟儿们或觅食、或嬉水、或翱翔……在拍鸟人张号的镜头下,各种鸟类鲜活灵动,就像一只只“飞翔的精灵”。

为了拍鸟,张号曾趴过雪地、走过湿地,先后拍摄了伯劳、白鹭、黑天鹅、翠鸟等上百种飞禽,用镜头捕捉到了鸟儿们飞行的姿态、捕食的瞬间、喂食的感动……

(翠鸟)

张号住在沙河,温榆河沿岸、小沙河水库、十三陵水库都是他拍鸟的“常驻地”。7年前偶然用相机拍下的一组翠鸟俯冲下水捉鱼的镜头,为他打开了通往“鸟类世界”的大门,“近距离观察这些小“精灵”,感觉就像跟随Discovery拍生态大片一样,格外有趣。”

(翠鸟)

在张号的作品中,有一组以戴胜鸟为主题的照片受到圈内不少“摄友”的赞赏。而这组成功的照片背后,是张号多天的辛苦跟拍。3月到7月,近4个月的时间里,他跟拍了7窝戴胜鸟,将它们觅食、求偶、筑巢、交配、哺育的场景全部记录了下来。

拍摄期间,每天凌晨4点,张号就来到鸟巢下,躲在层层的伪装网下,“隐身”观察戴胜鸟一天的生活。北京的春天经常刮风,这样的天气,对于拍摄鸟儿飞翔的姿态比较有利,但对于张号来说,大风天就意味着漫天飞舞的杨柳絮。一天的蹲守下来,他的头发、衣服上覆盖了一层白絮,“最难受的是杨柳絮飞进鼻孔里,痒痒,还得尽量憋着不打喷嚏,不然惊到了戴胜,我这一天功夫就白费了。”

从初春到初夏,雌鸟完成了孵化,小鸟也在父母的哺育下一天天长大,张号终于拍到了探出头的小鸟,“大鸟站在洞外叫两声,就有一群小鸟探出头来抢食吃,互相争抢的样子,别提多可爱了。”

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张号一直坚持到小鸟离巢,那段时间,妻子常调侃他:“拍鸟都‘走火入魔了’,比拍咱家孩子还要上心。”

(戴胜)

拍摄鸟类照片,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选好机位、侦查鸟类的作息时间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年冬天,张号意外地在小汤山发现了几只“熊猫鸭”,这让他惊喜不已。“熊猫鸭”学名斑头秋沙鸭,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名录,目前在全球已不足只,被称为“鸟类大熊猫”。

“‘熊猫鸭’是一种迁徙候鸟,但那年竟有几只没飞走,真是一次难得的拍照机会!”张号“潜伏”了一个星期,掌握了“熊猫鸭”的出没规律。

正月初二一大早,天上还飘着雪花,张号便选好位置,在覆盖着积雪的草地里刨了个坑,将自己埋进去,并用周围的干草做掩护。不出所料,不一会儿,“熊猫鸭”就飞来了。为了等待最好的拍摄角度,张号在雪地里趴了整整6个小时,在饥饿和寒冷的双重“攻击”下,最终抓拍到了“熊猫鸭”跳水捕鱼、戏水的照片。

(熊猫鸭)

在这样艰苦的拍鸟经历中,让张号练就了一身“忍术”。一次在延庆妫河拍鸟,他穿着草衣,“埋伏”在草地里,好不容易盼来鸟,却被几只吃草的羊挡住了镜头。为了等待最佳的拍鸟机位,张号只能继续静静地趴在地上,可由于伪装得太逼真,羊在他身边吃草时,差点咬掉他的耳朵……

张号及他的拍鸟装备

对于张号来说,无论是苦还是甜,拍鸟都是幸福的享受。“一旦和鸟有了情感和沟通,就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在他看来,镜头里鸟类的精彩画面,是在用影像艺术独有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来唤起社会大众对鸟类及其它动物的保护意识,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白鹡鸰(jílíng)

(苍鹭)

(池鹭)

(赤麻鸭)

(牛背鹭)

(天鹅-比翼双飞)

(天鹅-引吭高歌)

(天鹅-心心相印)

文/宋阳摄影/张号

小贴士:张号“飞翔的精灵”摄影展目前正在区图书馆四楼书画展厅开展,共展出近百幅鸟类摄影作品中涉及70余种鸟类,展出时间到5月28日。

投稿联系

平平g

hangpin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