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85382.html在娄烦县,汾河湾为下石家庄村的别称,因汾河水在该村“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而得名。下石家庄村位于汾河水库大坝下游米,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旧貌换新颜。从汾河水库景区大门口起,一条9米宽整洁的沥青路直通村里,路北是一排排整齐洁净、白墙黛瓦的民居,路南是蜿蜒流转的汾河。沿着宽阔的河道,建有汉白玉修建的防护栏,间隔伫立着8座造型别致的凉亭供人休闲。远山叠翠,水流潺潺,鸟鸣啁啾,环境优美。村落高处“下石家庄村欢迎您”七个红色大字引人注目。
村委会门口不远处,几个村民正在路旁的一片景观绿地上施工,里面有一个戴近视镜、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正在和村民们交流将要栽种树木的品质及种植方法——他是娄烦县杜交曲镇下石家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青。
李青是帮扶单位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一名干部,从年8月委派到下石家庄村那天起,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重任就摆在了他面前。当时,村里贫困户有户,人,有的刚刚脱贫,需要巩固。他一到村,就紧锣密鼓地和帮扶干部们了解民情、收集民意,秉持“合理诉求,全面解决”的理念,及时整合资源力量,落实帮扶措施。去年,通过多方筹措,牵线搭桥,李青所在单位已经对村产业扶贫项目绿色农产品加工中心捐赠帮扶款12万元;向非贫困户补助了每人元的医保款共计元;年年底,还为名村民每人发了一袋大米和一桶油。
天高任鸟飞
刘芳,四十岁左右,扎着利索的马尾辫,个子不高,穿白色衬衫,面容姣好。提到她已上班工作3个多月的儿子小虎,她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你们知道吗,我现在都像在梦中,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李书记和俺们非亲非故,却把俺们当亲人一样。”
原来,贫困户刘芳的孩子小虎,年就中专毕业,由于学历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前途渺茫,孩子很自卑,每天窝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人干着急没一点办法。贫困的生活让这个家常常被不和谐的气氛包围,大人和孩子,大人和大人之间断不了因琐事吵闹,摔盆子摔碗发泄是常事。看着身高体壮的儿子每天在家坐等吃喝,垂头丧气,意志消沉,刘芳很是心急。丈夫打零工,刘芳是家庭妇女,为供孩子念书,东挪西凑,是典型的因学致贫家庭。李青得知这一情况后,连着好几天吃饭不香睡觉不宁——如果孩子就这样无期限地耗在家里,不想个出路,后果很可怕。很快,他把刘芳家孩子的就业问题向单位领导做了汇报。经过局里多方联系和协调,年3月,终于给小虎找下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安排他到中铁某局太原项目部上班。按照用工单位规定,录用学生最低学历是大专,针对贫困户的特殊情况,用工单位同意让小虎先上岗,一边工作一边报考成人大专学历,取得学历后,工作满5年,就可以转入该局正式编制。
“得知这一喜讯,欢喜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啊!”
“我家小虎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一下子蹦起来,跳了有一尺多高!”
“听说村里今年毕业的3名贫困家庭的中专技校生,李书记的单位也沟通好了,安排解决了就业难题。”
“更是没想到,李书记会亲自开车送小虎去太原的单位。”
……
刘芳竹筒倒豆子,哒哒哒,说个不停。
年4月15日,迎来了小虎去单位报到的日子。李青决定亲自开车去送小虎。按说小虎已经成年,娄烦离太原不到一百公里路程,完全可以自己去,或者父母送一下——但李青不这么认为。他说:“小虎的父母没怎么出过村子,没见过啥世面,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工作机会,我必须看到孩子被稳稳地录用了,我才放心。”
贫困户刘芳家世代务农,给了孩子这个走出山村的工作机会,切断了她家贫困代际传递的途径。珍惜机会,努力奋斗,小虎一定能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家庭命运。此事,极大地激发了村里贫困户家庭的生活信心,起到了宣传“扶智扶志”的示范作用。
下午两点多的阳光正烈,潺潺的汾河流水冲淡了炎热,让下石家庄村的空气湿润又清凉。背着手,老农一样行走在村里景观路上的李青,看着新建的休闲广场,看着一排排新建的住房,看着一面面反映时代主旋律的文化墙,看着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思潮起伏。他温情的目光抚过下石家庄村的一草一木,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这片土地的儿子。
路旁一株高高的蜀葵艳艳地盛放,微风下轻轻摇曳。天高云淡,风和景明,一如此刻已经被安排到村里公益岗位上班的刘芳,有着亮堂堂的好心情。
终于建成的房顶子
贫困户曹进德在村里的院子曾荒芜数年。
他的宅基地在年建起了地基和墙体,因生活贫困,一直没能力盖起屋顶。
为了生活,曹进德在县城扫马路,当装卸工,在建筑工地当小工,什么苦活累活也干,只要能挣下钱。十几年来,他当爹又当妈供养两个孩子念书,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成人。如今,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居住、工作,曹进德依然四处打零工。
逐户排查清零工作中,李青走进曹进德的院子,看见荒草比人高,垃圾遍地,流浪猫狗出没,几堵露天的砖墙孤零零地站立着。到了晚上,院里黑漆漆的,瘮得路人头皮发麻。这哪像一户人家的院落啊!这和“建设美丽新农村”的*策要求很不搭调!李青心里不好受,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老曹,在哪?回村一下,说说你那几间房子盖房顶的事!”
“我在县里,工地上走不开,今天明天回不去。”
“抽空回来一下,当面说说。”
“不用不用,我没多余的钱。”
“材料,你不用愁,我想办法。”
“那——,我后天晚上下班回去。”
等到曹进德说的“后天晚上”,李青等人早早就在曹进德的院门口等着,天黑了,不见人影。晚上9点钟了,还不见人影,于是,只得又一次拨打曹进德的电话……
驻村工作队数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