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18岁担任师政委,授衔大典时当众扯下肩 [复制链接]

1#

近代以来中国饱经战乱,涌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其中不乏小年龄却又大作为的人才。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段苏权,他以18岁的年纪便当上了师政委,可后来却在授衔大典时当众扯下肩章,还声称以后不穿军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便来了解关于段苏权的故事。

段苏权,年出生于湖南茶陵的农民家庭,上过六年的小学和私塾。10岁时就开始参加农民运动,年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

要说段苏权绝对是个早熟的人,同时也是个胆大的人。不过我党向来任人唯贤,并没有因为段苏权年龄小就不让他担任领导工作。

而段苏权也很有能力,使得那些年龄比他大很多的人也对他服气。在年到年间,段苏权先后担任茶陵县委书记、茶陵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兼县赤卫大队代理政治委员以及共青团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

后来,段苏权带领一批模范少先队员加入了红军,在湘赣苏区参与革命斗争工作。起初贺龙、萧克等人还比较照顾段苏权,让他担任宣传部部长,这是一个相对来说并不危险的工作。

可段苏权作为一个10岁就参加农民运动的人,胆子可是大的狠,打起仗来身先士卒,因此在年10月被提拔为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红军黔东独立师政治委员,领导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工作。

当时恰好贺龙、任弼时、萧克的部队要从贵州返回湘西,独立师政委王光泽便接下了掩护他们东进的工作,本来大家并未想让段苏权参加,毕竟当时的他年仅18岁,而掩护工作九死一生,大家多少有些于心不忍。

可段苏权反驳道:“我是独立师的政委,哪有师长接了任务政委却跑了的道理,我也要一起。”

大家拿段苏权没办法,于是在10月29日,贺龙等人带队撤离,王光泽、段苏权则是带着独立师多个人、多条枪伪装成了红军主力,与“围剿”根据地的上万敌军进行战斗。

敌人被独立师的激进打法所迷惑,以为这真的是红军主力,便叫回了追击贺龙等人的队伍,集结了十个团的兵力与独立师作战。

面对十数倍的敌人,独立师硬是和他们拖延了一个月的时间,但部队也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战士基本全部牺牲,王光泽被俘虏,受尽折磨后英勇就义。

段苏权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一条腿被打伤,但幸运的是爬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又得到了李木富夫妇和苏仕华这三位农民的帮助,把他藏在了一个山洞里养伤。

伤好的差不多后段苏权扮成了叫花子,通过乞讨一路回了湖南茶陵老家。段苏权14岁就离开了这里,家乡的国民党只知道他加入了红军,却不知道他在里面什么职务,又看他落魄凄惨的样子,只当是红军“胁从”混不下去了回家,因此没怎么在意他。

而段父又帮儿子四处打点,给他安排在乡公所当杂役,同时让他娶了同乡的谭秋英为妻,一番操作下来,国民党对段苏权彻底没了兴趣。

年9月,段苏权打听到了红军所在地,便在父亲、妻子的帮助下从茶陵到长沙,通过运兵车来到了山西太原办事处,找到了老领导任弼时。

任弼时看到段苏权是大吃一惊,说道:“我们都在方面军党代表会上给你开过追悼会了,没想到你还活着。”

当然吃惊归吃惊,看到活着的段苏权后,任弼时非常高兴,安排他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告诉他学好后出来仍有任命。

学习完成后,段苏权被调任到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教育科当科长,后又调任到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区分区担任政治部主任。

段苏权一直致力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工作,为抗日战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抗战胜利后,我党为方便和国民党协调工作,授予了段苏权少将军衔。解放战争爆发后,段苏权一直在晋察冀军区率部作战。辽沈战役时,他带领三万人的队伍南下北宁线,九天行程九百余里,用21天从三江口赶到了北宁线中段,对敌人进行围剿。

解放战争结束后,段苏权已经成为了东北军区副参谋长。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段苏权又被委任为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他也成为中央空军中最早一批亲自驾驶飞机飞上蓝天的将领。

凭借年轻的优势,36岁的段苏权用6个月的时间里成功通过了雅克—18单飞空域,还总结出了关于现代飞机作战的办法,为飞行员培训驾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年,年仅38岁的段苏权已经成为了华北军区的空军司令员,结合他46年便被授衔少将的经历,很多人都认为他在55年的授衔大典中至少被授予中将。

可实际上,段苏权只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原因就是他在34年到37年的掉队被划入了“历史问题”。

这其实对于段苏权是很不公平的,而段苏权也在授衔大典时当众扯下肩章,可他却并不是为了表示愤怒,而是想告诉大家他尊重党的决定,也不想因此产生一些麻烦。

同时段苏权表示,以后他也不会穿军装,哪怕是下葬的时候。对于段苏权的表现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意外,或认为他只是能屈能伸。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这位18岁就当上师政委的“老红军”其实只在对待敌人的问题上严肃认真,在对待自己时却颇有份随遇而安的意思。

比如在去昆明出差时,段苏权没有找人而是自己住进了招待所,他在登记表上写到:“段苏权,男,48岁,湖南茶陵人,干部,工作组组长,6级。”

工人人员看后不信,私自把6级改成了16级,房间也安排到一个三人间,可段苏权知道后也没说什么,直接住了进去。直到两天后有老战友听说他来了看他,却在招待所找不到人,这时工作人员才意识到情况似乎不对,这事也成了以后大家聊天时对段苏权的调笑。

这位颇有些可爱的少将于年担任支援老挝工作组组长,对老挝的抗美救国事业起到了重要帮助。

年段苏权回国,先后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等职务。

年9月28日,段苏权因脑溢血去世,享年78岁。

在段苏权去世后,老领导任弼时的夫人前来悼念他,老夫人当众说道:“长征路上我们都以为他死了,给了办了一次追悼会,可没想到他没死,拖着打碎了的脚爬了回来,那时候的他就是独立师的政委了。哎,他这辈子,受过了不少委屈。”

老夫人的话当真没错,因为段苏权临死前特意告诉家人,不要让他穿军装下葬。

段苏权从10岁起参加农民运动,16岁加入红军,当了大半辈子的军人,对于军装的感情可想而知,但就因为当初的授衔,他在后半辈子都几乎没穿过军装,只为了不让组织难办。

正是有着许多让段苏权一样,一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好将军,才能有我们今天的新中国。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